不知易者不知中医
中国国学文化2024/10/22 10:59:23浏览次数: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阐述医学理论的书籍应该就是《黄帝内经》了。 对于这部托名黄帝的古代医书,其真实作者已经很难考据,其成书年代也说法不一,或说是在战国,或说是在秦汉之际,或说是在汉朝中期。 然而无论如何,其思想的系统性和完备的程度,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是极为罕见的。 可是,如果我们有幸翻开这部古老而又深沉的医学著作,肯定会大吃一惊:在这部书里,出现最多的不是病理,不是药方,而是“阴阳”二字! 以至于初读者不得不怀疑:这到底是一部医学著作,还是一部解释《周易》的书?
《黄帝内经》中一句话道出了中医治病的最高原则:“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既然是“天地之大道”,必然无处不在,无处不显,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那么“本”是什么?显然是掌握阴阳的“变化之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易》 从根本处决定了《黄帝内经》的“身体观”和“疾病观”, 也决定了中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走向。 唐朝逊思邈说:“不知易者不知中医。”古代的中医药家都很重视对《周易》的学习研究,很多有名的医家无一不对周易有深刻的认识。 所以,中医学史上有一句名言,叫做“医易同源”。意思是说,医学和易学尽管形态各异,但却是同根本源。 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类经附翼·医易义》)一言以蔽之,易学与医学的核心问题都不过是“阴阳”问题。
但《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已经不是抽象的符号了。 我们上面说过,伏羲观男女交配而推演八卦,后人变八卦为六十四卦。 而《易传》则从《易经》中的这两股相反相成的生殖力量中抽象出“阴”、“阳”符号。 这是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观念化过程。 当这种观念化的东西渗透到人的思维以后,又会从理性走向感性,由抽象过渡到具体。 所以,《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已经不是《易传》中抽象的阴阳,而是有着具体的所指。 比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低下属阴……
但是,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非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的、变化的,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例如胸与腹相对而言,胸在上属阳,但与背相对而言,胸又属阴。至于阴阳变化的规律,和《周易》中的变化规律是相似的,只是反映到了人的身体上。 在这里,我们不妨简单地归纳一下:
1. 阴阳的互根同生,相反相成。 没有阴,就不可能有阳;没有阳,也不可能有阴。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具体到人的身体,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是“阳”,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则是“阴”。 没有营养物质,就无从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活动又是化生营养物质之动力,没有脏腑的活动,饮食就不可能变成体内的营养物质。 这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始终贯彻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一旦“阴阳难绝”,生命也就终止。
2. 阴阳此消彼长,运动不止。 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斗争。 例如,人体在进行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 所以,阴阳之间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因此人体中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有消有长,有盛有衰,这是生理活动的过程。 这个活动过程出现异常,就会发生病理变化。 如果机体的物质基础(阴)消耗过多,则机能活动(阳)就会相对地亢盛,从而导致阴阳的失衡,产生形体虚弱、头晕耳鸣、燥热盗汗、虚烦不眠等“阴虚阳亢”的症状。 治疗这种病理要用“滋阴潜阳”法来调整体内阴阳的消长,使之恢复正常,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3. 阴阳相生相克,彼此转化。 中医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例如,机能亢盛的阳证可以变化为机能衰竭的阴证。 肺炎病人,症见高热、面红、烦燥、脉数而有力,这些都是机体反应机能旺盛的表现,中医叫做“实热证”,应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 但是当发展到严重阶段而出现毒性休克时,病人反而手足发凉、面色苍白、脾搏细弱、血压下降,也就是机体反应机能衰竭,“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应急用温热的药物“回阳救逆”。
阴阳相生相克,却又相反相成,此消彼长,反映在人的身体上,则表现为“新陈”和“代谢”。 所以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既所谓的“阴阳失调”。 所以,我国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环节就是“阴阳失调”,而治病的关键就是要“调和阴阳”,而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我们上面说过,发轫于《周易》的中国文化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她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不像西方世界那样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纠缠在一起:方法论同时又是她的世界观,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 这一点在我们后面几讲里体现得将会十分明显。 正是这种特色,使得中国社会“道”和“术”不分,“仁”和“知”难辨,“知”和“行”不可分离。 具体到中医,也是如此。《黄帝内经》从“阴阳式”的思维模式出发,成就了自身的“身体观”,即把身体看作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而非身体的各个部位之间简单、机械的组合。 也就是说,中国人眼里看到的是“身体”(body),而非“肉体”(fresh)。
《黄帝内经》中一句话道出了中医治病的最高原则:“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既然是“天地之大道”,必然无处不在,无处不显,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那么“本”是什么?显然是掌握阴阳的“变化之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易》 从根本处决定了《黄帝内经》的“身体观”和“疾病观”, 也决定了中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走向。 唐朝逊思邈说:“不知易者不知中医。”古代的中医药家都很重视对《周易》的学习研究,很多有名的医家无一不对周易有深刻的认识。 所以,中医学史上有一句名言,叫做“医易同源”。意思是说,医学和易学尽管形态各异,但却是同根本源。 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类经附翼·医易义》)一言以蔽之,易学与医学的核心问题都不过是“阴阳”问题。
但《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已经不是抽象的符号了。 我们上面说过,伏羲观男女交配而推演八卦,后人变八卦为六十四卦。 而《易传》则从《易经》中的这两股相反相成的生殖力量中抽象出“阴”、“阳”符号。 这是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观念化过程。 当这种观念化的东西渗透到人的思维以后,又会从理性走向感性,由抽象过渡到具体。 所以,《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已经不是《易传》中抽象的阴阳,而是有着具体的所指。 比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低下属阴……
但是,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非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的、变化的,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例如胸与腹相对而言,胸在上属阳,但与背相对而言,胸又属阴。至于阴阳变化的规律,和《周易》中的变化规律是相似的,只是反映到了人的身体上。 在这里,我们不妨简单地归纳一下:
1. 阴阳的互根同生,相反相成。 没有阴,就不可能有阳;没有阳,也不可能有阴。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具体到人的身体,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是“阳”,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则是“阴”。 没有营养物质,就无从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活动又是化生营养物质之动力,没有脏腑的活动,饮食就不可能变成体内的营养物质。 这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始终贯彻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一旦“阴阳难绝”,生命也就终止。
2. 阴阳此消彼长,运动不止。 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斗争。 例如,人体在进行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 所以,阴阳之间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因此人体中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有消有长,有盛有衰,这是生理活动的过程。 这个活动过程出现异常,就会发生病理变化。 如果机体的物质基础(阴)消耗过多,则机能活动(阳)就会相对地亢盛,从而导致阴阳的失衡,产生形体虚弱、头晕耳鸣、燥热盗汗、虚烦不眠等“阴虚阳亢”的症状。 治疗这种病理要用“滋阴潜阳”法来调整体内阴阳的消长,使之恢复正常,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3. 阴阳相生相克,彼此转化。 中医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例如,机能亢盛的阳证可以变化为机能衰竭的阴证。 肺炎病人,症见高热、面红、烦燥、脉数而有力,这些都是机体反应机能旺盛的表现,中医叫做“实热证”,应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 但是当发展到严重阶段而出现毒性休克时,病人反而手足发凉、面色苍白、脾搏细弱、血压下降,也就是机体反应机能衰竭,“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应急用温热的药物“回阳救逆”。
阴阳相生相克,却又相反相成,此消彼长,反映在人的身体上,则表现为“新陈”和“代谢”。 所以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既所谓的“阴阳失调”。 所以,我国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环节就是“阴阳失调”,而治病的关键就是要“调和阴阳”,而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我们上面说过,发轫于《周易》的中国文化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她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不像西方世界那样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纠缠在一起:方法论同时又是她的世界观,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 这一点在我们后面几讲里体现得将会十分明显。 正是这种特色,使得中国社会“道”和“术”不分,“仁”和“知”难辨,“知”和“行”不可分离。 具体到中医,也是如此。《黄帝内经》从“阴阳式”的思维模式出发,成就了自身的“身体观”,即把身体看作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而非身体的各个部位之间简单、机械的组合。 也就是说,中国人眼里看到的是“身体”(body),而非“肉体”(fresh)。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有病不治,常得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