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中国国学文化2024/10/22 10:58:47浏览次数: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 当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地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 而在这一片“光华”之中,最耀眼的则是中医。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 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 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
很多词语的意思就是这样在历史中被篡改的。 但篡改的成功在于其能够解释得“通”。 如果大家一眼就看出这种解释的牵强附会,估计这种“篡改”也经受不住历史的考验。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汉字的魅力,我觉得应该是八个字,即形同意易,音同意远。 也就是说,要把握一个汉字的确切含义,就要同时把握其“音”、“形”、“意”,缺一不可。 但是要把握这三者,又必须借助于上下文的关联(context),否则就无从把握了。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易”字,到底是“变化”之“易”,还是“容易”之“易”? 如果从上下文的关联中无法分辨出其确切含义或者说两个意思都能解释得通, 就为歧义的解释提供了土壤和空间。 所以西方人很不屑于中国的文字, 认为中国的语言词不达意,歧义横生。 其实,这种“词不达意、 歧义横生”的反面不正是中国文字的魅力吗?也只有这种文字,才能在“形”、“音”、“意”之间玩弄起真正的语言游戏;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产生唐诗、宋词、书法、篆刻这些数不尽的艺术瑰宝!
说的有点偏离主题了。 我们在这里是要考察“中医”的“中”字。“中”字何解? 大部分人的解释是,“中”字表示的是“中国”,“中医”说的就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医学理论以及相应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以区别于西方的医学,即西医。 但问题是,“中医”一词在西汉时就出现了。《汉书·艺文志·经方》中说:“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里的“中”不是“中国”的“中”,而是“中间”的“中”。
这句谚语说得非常好,意思是说,有了病根本就不需要医治,只要维持在“中间”就可以了。 至于“中间”的意思,我们可以结合上文来理解:如果很热,就不能再加热了,如果很冷(寒),就不能再继续冷(寒)下去了。 所以,身体内只有一股力量(不论是热还是冷),就是我们所谓的“疾病”了,即“独”而“失”。 要改变这种“病态”,就要维持在“中间”,即维持在“寒”与“热”的中间,不热也不寒。 可见,“中”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均衡、平稳的态势。 也就是说,“中”即“医”,均衡了,平稳了,病就自然“医”好了。
“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在近代鸦片战争前后。 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为“中医”。 这个时候“中医”的名称是为了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也许,“中医”(区别于西医)中全部奥秘就在于“中医”(中而医)的这个“中”字(听起来好像有点绕口令。 但没办法,中国文字的特色就是如此),它代表着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中”就是致中和,就是以平为期,以和为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致中则和。”(《素问·至真大要论》)寒就要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散就要结,逸就要劳,劳就要逸。“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
中医的这种治病原理,我们在一部儒家经典中也能够看到,即《中庸》。 《中庸》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致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致中和”。 天地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 我们后面会讲到,孔子也正是从“致中和”的理念出发,来阐述社会关系中的伦理原则的。
由于年代的久远,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到底是中医的“致中则和”影响了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影响了中医的“致中则和”。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的生理机制和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无疑都受了《周易》的影响。 如果说儒家经典《中庸》体现了这种影响,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更是深深地打上了《周易》的痕迹。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 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 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
很多词语的意思就是这样在历史中被篡改的。 但篡改的成功在于其能够解释得“通”。 如果大家一眼就看出这种解释的牵强附会,估计这种“篡改”也经受不住历史的考验。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汉字的魅力,我觉得应该是八个字,即形同意易,音同意远。 也就是说,要把握一个汉字的确切含义,就要同时把握其“音”、“形”、“意”,缺一不可。 但是要把握这三者,又必须借助于上下文的关联(context),否则就无从把握了。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易”字,到底是“变化”之“易”,还是“容易”之“易”? 如果从上下文的关联中无法分辨出其确切含义或者说两个意思都能解释得通, 就为歧义的解释提供了土壤和空间。 所以西方人很不屑于中国的文字, 认为中国的语言词不达意,歧义横生。 其实,这种“词不达意、 歧义横生”的反面不正是中国文字的魅力吗?也只有这种文字,才能在“形”、“音”、“意”之间玩弄起真正的语言游戏;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产生唐诗、宋词、书法、篆刻这些数不尽的艺术瑰宝!
说的有点偏离主题了。 我们在这里是要考察“中医”的“中”字。“中”字何解? 大部分人的解释是,“中”字表示的是“中国”,“中医”说的就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医学理论以及相应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以区别于西方的医学,即西医。 但问题是,“中医”一词在西汉时就出现了。《汉书·艺文志·经方》中说:“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里的“中”不是“中国”的“中”,而是“中间”的“中”。
这句谚语说得非常好,意思是说,有了病根本就不需要医治,只要维持在“中间”就可以了。 至于“中间”的意思,我们可以结合上文来理解:如果很热,就不能再加热了,如果很冷(寒),就不能再继续冷(寒)下去了。 所以,身体内只有一股力量(不论是热还是冷),就是我们所谓的“疾病”了,即“独”而“失”。 要改变这种“病态”,就要维持在“中间”,即维持在“寒”与“热”的中间,不热也不寒。 可见,“中”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均衡、平稳的态势。 也就是说,“中”即“医”,均衡了,平稳了,病就自然“医”好了。
“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在近代鸦片战争前后。 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为“中医”。 这个时候“中医”的名称是为了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也许,“中医”(区别于西医)中全部奥秘就在于“中医”(中而医)的这个“中”字(听起来好像有点绕口令。 但没办法,中国文字的特色就是如此),它代表着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中”就是致中和,就是以平为期,以和为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致中则和。”(《素问·至真大要论》)寒就要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散就要结,逸就要劳,劳就要逸。“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
中医的这种治病原理,我们在一部儒家经典中也能够看到,即《中庸》。 《中庸》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致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致中和”。 天地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 我们后面会讲到,孔子也正是从“致中和”的理念出发,来阐述社会关系中的伦理原则的。
由于年代的久远,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到底是中医的“致中则和”影响了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影响了中医的“致中则和”。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的生理机制和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无疑都受了《周易》的影响。 如果说儒家经典《中庸》体现了这种影响,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更是深深地打上了《周易》的痕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