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字拼音是(lì),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12画。
〔痢〕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利”,五行属火。
〔痢〕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疒( jí ),表示与疾病有关,利声。本义是病名。即“痢疾”。
〔痢〕字仓颉码是KHDN,五笔是UTJK,四角号码是00120,郑码是TMKD,中文电码是4031,区位码是3301。
〔痢〕字的UNICODE是U+75E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178,UTF-32:000075E2,UTF-8:E7 97 A2。
〔痢〕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732,属次常用字。
〔痢〕字异体字是利、鬁、痢。
名词
◎(形声。从疒( jí ),表示与疾病有关,利声。本义:病名。即“痢疾”) 同本义。
dysentery;
凡山水甚强寒,饮之皆令人痢。 —— 曹操《魏武令》
痢症(痢疾)
①中医学病名,古称“滞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白~”、“赤白~”、“噤口~”等名。
②〔~疾〕传染病。症状有大便频繁,腹痛,发热,粪便带脓、血和黏液等。
③见“瘌”字“瘌痢”。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4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774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728頁,第21字
《廣韻》、《集韻》𡘋力至切,音利 —— 瀉也。《正字通》:方書分血痢、氣痢、赤痢、白痢、泄痢、酒痢、虛痢、五色痢、水穀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勞痢、暴痢、久痢。諸證皆濕熱積滯,暑毒虛滑所致。
〔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痢〕字拼音是lì,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利,五行属火。
〔痢〕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疒( jí ),表示与疾病有关,利声。本义是病名。即“痢疾”。
〔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ì] ⑴ 中医学病名,古称“滞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白~”、“赤白~”、“噤口~”等名。⑵ 〔~疾〕传染病。症状有大便频繁,腹痛,发热,粪便带脓、血和黏液等。⑶ 见“瘌”字“瘌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名
◎病名。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感染的肠道炎症。患者有强烈的腹泻及腹绞痛,解便频繁且稀薄,严重时便中有血,并伴随著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而导致严重虚脱。
◎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疾病。症状为发烧、腹痛、腹泻,解便频繁且稀薄,严重时带血。
dysentery Dysenterie, Ruhr (S) diarrhée, dysenteri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