𩮗


〔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àng、péng、fǎng),部首是髟部,总笔画是20画

〔𩮗〕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髟、竝”。

〔𩮗〕字仓颉码是SHYTT,五笔是DEUU,郑码是CHSS

〔𩮗〕字的UNICODE是U+29B9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70903,UTF-32:00029B97,UTF-8:F0 A9 AE 97。

〔𩮗〕字异体字是䰃、碰、𩬬



◎忽然相遇。后作“碰”《説文•髟部》:“𩮗,䰁也。”段玉裁注:“今俗謂卒然相遇曰掽。如滂去聲,字當作𩮗也。”


笔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8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455頁,第44

標點整理本: 第1452頁,第9

《說文》䰃本字。

注解

〔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髟部

〔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àng、péng、fǎ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髟、竝

〔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àng] ⑴ 忽然相遇。后作“碰”《説文•髟部》:“𩮗,䰁也。”段玉裁注:“今俗謂卒然相遇曰掽。如滂去聲,字當作𩮗也。” [péng] ⑴ 〔𩮗鬤〕也作“䰃鬤”。发乱貌。单用义同。《龍寵手鑑•镸部》:“𩮗”,同“䰃”。《篇海類編•身體類•髟部》:“𩮗,髮亂皃。䰃本字。” [fǎng] ⑴ 〔𩮗䰁〕发乱。《集韻•養韻》:“𩮗,𩮗䰁,髮亂。”

字源字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蒲浪切頁碼298頁,第31字續丁孫

𩮗

𩮗䰁也。从髟竝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盤浪反頁碼745頁,第1行,第4字述

𩮗䰁也。從髟竝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蒲浪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713頁,第3字許惟賢第750頁,第4

𩮗䰁也。从髟。竝聲。

蒲浪切。十部。按竝聲本在十部。今俗謂卒然相遇曰掽。如滂去聲。字當作𩮗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段謂相遇曰掽,實即逢(古讀重唇)字。

忽見也,今掽見字。

卒然相遇也之碰乃=逢,段非。

今人謂卒然相遇曰掽,實即逢字。蓋古無輕唇,逢音如掽,段以𩮗即掽字,恐非。

䰃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86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744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567頁
4說文校箋第381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58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28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21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45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04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32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37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07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985頁【補遺】第17360頁
14通訓定聲第369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69頁【崇文】第3073頁
16說文句讀第1219頁
17章授筆記第376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5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859頁,第3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